(一)植物殘體的種類和特點
植物殘體主要包括各種秸稈、餅粕、各種綠肥或肥用綠色植物、蔗渣、甜菜渣、醬油渣、白酒糟、啤酒糟、木薯渣、榨菜葉、柑橘皮渣等。其中,秸稈是籽實收獲后剩下的含纖維成分很高的做無殘留物,包括禾谷類、豆類、薯類、油料類、麻類,以及棉花、甘蔗、煙草、瓜果等多種作物的秸稈。據殘體中水分的含量多少,可將植物殘體分為高水分和低水分兩大類。高水分含量的如蔬菜植物殘體、綠肥和肥用綠色植物、水葫蘆、榨菜葉、柑橘皮渣等;低水分含量的如農作物秸稈、餅粕等。目前,全世界農作物秸稈年產,最超過29億t。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秸稈資源非常豐富,而且逐年遞增,列世界之首。據統計2009年秸稈總量達到6億t左右,以水稻秸稈最多,其次是玉米和小麥秸稈。
包括大豆粕、花生粕、菜籽粕、芝麻粕、棉籽粕、蓖麻粕、葵花籽粕、胡麻粕、桐籽粕、茶籽粕等,它們都是植物油加工廠生產植物油后的副產物,含蛋白質和纖維素比較多,營養豐富。棉籽粕、菜籽粕、桐籽粕和蓖麻粕中含毒素。
綠肥和肥用綠色植物是指利用植物生長過程中所產生的全部或部分綠色體直接耕翻到土壤中作為肥料的綠色植物體。如豆科的綠豆、蠶豆、草木樨、田菁、苜蓿、苕子等,非豆科綠肥有黑麥草、肥田蘿卜、小葵子、滿江紅、水葫蘆、水花生等。數量大,含有較高量的蛋白質,但滿江紅、水葫蘆、水花生除外。
甜菜渣、柑橘皮渣、白酒糟、啤酒糟、醬油渣和木薯渣等是食品加工廠的副產物。這些副產物除纖維素含量高外,柑橘皮渣含糖分和維生素較高,蔗渣和甜菜渣含糖分較高,白酒糟、啤酒糟醬油渣和木薯渣中含蛋白質較高。
菜葉是種植榨菜地區在榨菜莖瘤收獲后留下的榨菜葉部分,主要分布在涪陵、萬州等長江地區,這些地區種植面積大,資源豐富,但榨菜收獲后榨菜葉在田地里隨意堆放,在這些地區榨菜收獲時,由于氣溫較高,榨菜葉極容易腐爛,加之降雨量較大,榨菜葉腐爛的物質容易隨水流失,一方面流失了養分,另一方面極易對長江形成面源污染。
總之,植物殘體種類和數量巨大,是當今世界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第四大資源,這一事實是得到大家公認的。
適用于作物秸稈、畜禽糞便造粒的攪齒造粒機
(二)植物殘體的處理方法
目前人們處置植物殘體的方法主要是作為飼料、燃料、肥料、工業原料,或者焚燒、棄置。
統計結果表明,植物殘體作為肥料占36. 6%,作為燃料占23.7%,作為飼料占22. 6%,焚燒或者棄置占17%。理論上講,所有植物殘體都可以直接用來生產加工有機肥,但實際上由于不同植物殘體其所含的養分物質不同,最初利用方式也不一樣。不論怎么利用,其指導原則是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植物殘體的價值,產生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因此,對于那些蛋白質含量高的一般都用于加工畜禽飼料或者直接喂養畜禽(如酒糟可以添加在飼料中直接喂牛),然后畜禽糞便用于有機肥加工。
版權申明:本站有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謝謝!